2013年11月6日起至11月19日止,期間去了苗栗泰安山裡好幾次,因為山裡有一大片狀元紅的紅果串成熟了,附近的山鳥有了免費的美食餐廳。所以帶著70-300mm的鏡頭入山,『痟想』也能拍到一些鳥。
我記錄到了五色鳥、白眉鶇、黃尾鴝和綠繡眼,最後一天也看到了幾隻紅嘴黑鵯,其中以記錄到五色鳥的次數最多。要特別感謝這片狀元紅園子的主人,將這片園子照顧得這麼好,讓長久以來一直玩躲迷藏的五色鳥,這麼清楚地出現在眼前;讓好喜歡牠的我,記錄了很多牠不同的畫面…
今後我將不再盲目追尋淺山裡,只聞其聲不見其影的五色鳥了!懷念牠的時候,打開電腦,從資料庫裡就可看見牠多采多姿的面貌了。
此篇文章甚長,除了po了三十幾張照片之外,還有一篇在半年前我發表在網路上有關五色鳥的文章,最後還有國家公園有關五色鳥的介紹…
請好友耐心看了~~
#1 ↓
#2 ↓
#3 ↓
#4 ↓
#5 ↓
#6 ↓
#7 ↓
#8 ↓
#9 ↓
#10 ↓
#11 ↓
#12 ↓
#13 ↓
#14 ↓
#15 ↓
#16 ↓
#17 ↓
#18 ↓
#19 ↓
#20 ↓
#21 ↓
#22 ↓
#23 ↓
#24 ↓
#25 ↓
#26 ↓
#27 ↓
#28 ↓
#29 ↓
#30 ↓
#31 ↓
#32 ↓
#33 ↓
#34 ↓
#35 ↓
#36 ↓
<我在五月中,於網路發表了一篇關於五色鳥的文章,如下……>
2013年5月19日星期日
五色鳥----森林的神隱精靈
俗話說:神龍見首不見尾。但五色鳥只聞其聲,難見其影。很久以前,常在山林裡聽見一連串「郭郭郭郭----郭郭郭郭----」的叫聲,明明就在身邊的樹上,停下來,努力去尋找,就是看不到影子。
知道五色鳥長什麼樣子,先從圖鑑上,後來在網友分享的照片上看見;自己親眼看見則是在去年,一家咖啡簡餐店的一個籠子裡,關著一隻五色鳥。不久前買了一支可以拍到常見的鳥的鏡頭,於是五色鳥很快就入鏡來了。(原來當你注意什麼的時候,哪個事物很快就會浮出檯面來!)
今(2013)年四月中,我去侯硐拍鐘萼木的花,順道走訪侯硐出名的貓村。一隻五色鳥停在鐵道上方的電線上,不停歇的「郭郭郭郭----郭郭郭郭----」叫了至少半小時,直到我要離開還在那兒叫著。侯硐的五色鳥多到可以停在電線上,不避人的叫那麼久?
五月初,我參加了新北市「2013年觀音,觀鷹」活動,導覽志工帶我們走林梢步道。短短的步道,五色鳥除了在附近樹上鳴叫之外,還兩次近距離的現身在我們周圍。讓我不禁感慨,難怪每個地方都有特色、都有特產了!五色鳥是觀音山的特產了,就像在大雪山的金翼白眉、溪頭的藪鳥一般,親近人類,快可以到身邊來啄食了。
苗栗的五色鳥可不那麼親近人喔。在淺山裡,五色鳥的叫聲依然響在耳邊,你依舊是只聞其聲,不見其影呀!2013年5月18日,我待在明德水庫北岸的密林裡,一個上午,終於在高高的樹上記錄到一隻五色鳥,牠在啄樹洞,啄的樹是枝葉茂密的大樹,不是枯樹。叫聲是單音的「郭」、「郭」、「郭」,而非一連串的音符。
未見到五色鳥如何『發音』前,多加揣測,除了試用較正確的字來狀聲之外,牠那不停歇的活力是從何而來?不曾聽見滿山鳴叫的五色鳥,哪一隻有過喉嚨沙啞的現象......直到在侯硐那一天,牠停在電線上不停地「郭郭郭郭----郭郭郭郭----」,逆光中,我看見牠的脖子因鳴叫而振動的樣子,不由得佩服牠了。牠只是脖子振動喔,發聲學裡可不可以創一個「脖子共鳴」?
我好喜歡五色鳥。不單是牠是隻漂亮的鳥,牠更是樹林裡的隱形精靈,只要牠叫,滿山似乎充滿生氣,無論看得到牠,還是看不到牠,走在山林裡就不覺得寂寞。
五色鳥 Megalaima nuchalisi
科名:鬚鴷科 (Megalaimidae)
物種特性:台灣特有種
形態特徵:
五色鳥顧名思義共有五種羽色:嘴及眼後呈黑色,額與喉為黃色,眼先與上胸有紅色羽毛,臉部及頭頂呈藍色,全身則為綠色;體型肥胖且頭大,上嘴較下嘴長,嘴鬚發達;由於會啄樹洞,常被遊客誤認為啄木鳥,且身著五色彩衣,有「森林中的花和尚」之封號。
生物習性:
五色鳥食性主要以果實為主,亦食用昆蟲;飛行笨拙,不好動,大多為單獨行動之鳥種;繁殖期約為四至八月;五色鳥雖顏色鮮豔,但保護色極好,人們常常只能聽到其急促的「郭、郭、郭」的叫聲從樹上傳出,卻不見其影。
棲地分佈:
主要棲息於中低海拔的闊葉林中上層,常以枯木之樹洞為棲所;從陽明山到墾丁,都不難看見其蹤影。
保育現況:
由於五色鳥以綠色為主的鳥羽非常漂亮,因此常成為被捕捉的目標,因此應多加保護。
由於人們清理環境,野外的枯木逐漸減少,使五色鳥可以築巢的地點也越來越少,長期下來,五色鳥在求偶之後難覓愛巢,也無法築巢育幼。所幸人們已逐漸了解枯木對於自然界的重要性,努力保持枯木的堅挺於綠野,保育五色鳥的生存環境。
資料來源:台灣國家公園